1、關于堆肥中的有機物問題
(1)有機物含量:適為20%~80%,過低產熱不足,過高則供氧不足。
(2)調整堆肥原料的有機物組分的方法
①對堆肥原料進行預處理,將有機物含量提高至50%以上(含污泥的堆料的揮發性固體含量應大于50%)。
②發酵前在堆肥原料中摻入一定比例的稀糞、城市污水、污泥、畜糞等。城市垃圾——糞稀,農業秸稈——畜禽,城市污泥——草炭或鋸末。
③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混合堆肥。通常污泥作調理劑,一般原污泥中含有較高的揮發性物質(指單位干重固體在馬福爐中550℃灼燒損失的部分),直接堆肥較好。
2、堆肥過程的C/N比控制
作用:保證成品堆肥中一定的碳氮比(一般為10~20:1)和堆肥中使分解速度有序地進行。
(1)適宜的C/N比范圍:25~35:1時發酵過程更快。過低(<20:1),微生物的繁殖會因能量不足受到抑制,導致分解緩慢且不徹底;另外,由于可供消耗的碳素少,氮素相對過剩,將變成氮氣揮發,降低肥效。過高(>40:1),則堆肥施入土壤后,將會發生奪取土壤中氮素的現象,產生“氮饑餓”狀態,對作物生長產生不良影響。
(2)堆肥原料C/N比調整的方法。
(3)堆肥中全氮、全碳的測定方法。
全氮的測定用凱氏法,全碳用重鉻酸鉀法。
3、堆肥過程的水分(含水率)控制
(1)堆肥中水分的作用:溶解有機物,參與微生物的新陳代謝;調解堆肥溫度。
(2)水分的調整方法:更佳含水率為50~60%(按質量計)。水分過多,易造成厭壓氧狀態,并會產生滲濾液的處理問題。水分低于40%時,微生物活性降低,堆肥溫度隨之下降。條垛式系統和反應器系統,≤65%;強制通風靜態垛系統,≤60%。所有系統水分均應≥40%。
水分較低時,可加水或含水率高的添加劑;過高時,則可攤開晾干或添加松散吸水物。
(3)測定水分的方法